听新闻
放大镜
货物运输保险中的“猫腻” 云龙区检察官:恶意骗保得不偿失
2019-08-23 10:26: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险行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在为人们的提供保障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甚至少数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会参与到作案当中。

  近日,经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吴某因犯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被告人李某某因犯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时间“错位”的保单

  2017年7月26日,某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接到李女士的报险电话,称其物流公司配送的一台进料螺旋机在抵达南京卸货时被损坏,此台机器运送之前已经投保,要求保险公司作出理赔。根据保险公司要求,李女士提供了机器损坏的现场照片以及进料螺旋机的价格证明等材料,经过审核,确定情况属实后,按照赔付流程,保险公司对李女士运送的进料螺旋机进行先期理赔31500元。

  赔付后,保险公司核查部门针对保单开始进行核查,在与委托运进料螺旋机的公司进行联系确认时,该公司表示,其是在12月19日请李女士托运的进料螺旋机,并且在两天后就已经接到李女士的告知电话,称货物在托运过程中遭到损坏。然而,李女士的理赔时间却是在12月26日进行的。时间节点上存在出入,保险公司判断李女士存在“先出险,后投保”的嫌疑,果断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在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侦查。得知此消息的李女士,在2018年7月30日,来到公安局投案自首。

  业务员投保人“里应外合”骗保金

  犯罪嫌疑人李女士到案后,坦白了全部犯罪过程。原来,2017年12月19日,李女士承接了将一台进料螺旋机运送至南京的托运订单。但在卸货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螺旋机被损坏,部分零件发生了断裂的情况,南京的收货人拒绝签收。得知这一消息,李女士只能让货车司机先把螺旋机拉回徐州配货站。随后,货物委托运送方与李女士商议赔偿问题,并出具了这台进料螺旋机35000元的价格证明。

  因为之前运送货物时购买的货物运输险都没有出过险,这次托运进料螺旋机李女士就没有投保。面对35000元的赔付价格,李女士感到有些吃力,但当看到桌子上之前办理过的货运险保单,其顿时心生一计,立刻联系了曾经为自己办理货运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员工吴某。电话里,李女士对吴某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问吴某能否将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吴某表示,可以现在先行投保,再将损坏的货物重新运送,这样事故日期延迟后,方可出险。

  于是,李女士根据吴某的建议,在12月24日投保了一单到南京的货运险, 12月26日,再安排货车将已经损坏的进料螺旋机正常送货。货物送到南京后,李女士向某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报了案,谎称螺旋机在卸货过程中摔断了。保险公司接到李女士的报案后,为李女士办理了先期理赔31500元。事后,吴某向李女士索要了5000元的好处费。

  恶意骗保心存侥幸欲脱身

  据李女士交代,保险公司员工吴某在得到保险公司报警的消息后,曾找到自己,归还了当初给予的5000元好处费,并交代案件审讯时不要提起和他相关的事情。为了撇清关系,吴某还将李女士的联系方式和通话、聊天记录全部删除。

  2018年7月31日,犯罪嫌疑人吴某被警方抓获,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吴某拒不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谎称自己只是帮助李女士办理了业务,对李女士所托运的设备已经损坏的情况事先 并不知情,矢口否认自己参与到诈骗过程中。

  随即,检察官调取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通话记录,并结合其他相关人员的口供相辅证。面对摆在眼前的种种证据,犯罪嫌疑人吴某也无法再自圆其说。最终,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上述刑罚。

  【检察官说法】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 第一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警示】

  尽管监管部门对保险欺诈的防范与回击可谓不遗余力,但在金钱诱惑的驱动下,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对保险公司实施欺瞒和诱骗的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且手段越发多样化。检察官提醒,骗保金额达到1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即便在1万元以下,也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切勿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编辑:殷露